扎根西部边陲、青春奉献兵团数十年的戍边老兵,既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作为新中国从血与火中崛起的亲历者与见证者,作为兵团发展进程中的奉献者与建设者,老一代兵团人怀着扎根边疆、建设祖国的使命与担当,用热血和坚守书写着时代戍边人的无悔青春。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石河子大学“传承兵团精神,寻访戍边故事”社会实践团于7月11日前往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地开展实践活动,寻访戍边老兵赵文秋。
图为赵文秋爷爷与团队成员交谈
1950年,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跨过鸭绿江,奔赴硝烟滚滚的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议》签订后,中国人民志愿军留在朝鲜帮助建设新家园,与朝鲜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赵文秋爷爷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1958年,年仅20岁的赵文秋在家乡参军,经过一个多礼拜的训练后,他跟随队伍支援朝鲜建设新家园。
据赵文秋回忆,当时他随部队途径鸭绿江,桥的两岸满是大大小小的弹坑,甚至还有未爆炸的美军炸弹。当时很多人都是新兵,看到此场景还有点害怕。当时,赵文秋驻守山区,修营房,修水库。因时间紧,任务重,他们夜以继日地投入水库的修建当中。在长达六个月的朝鲜“友谊水库”施工建设中,赵文秋踏实肯干,不怕累,不怕脏,肯吃苦。在水库建成总结大会上,他因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1958年10月,赵文秋跟随部队回到祖国。虽说在朝鲜待的时间不长,但在赵文秋心里,能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为祖国的和平贡献一份力量,是值得骄傲一生的事情。在给社会实践团的同学们讲述这段历史时,老人精神抖擞,他自豪地拿出并向大家展示珍藏已久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对他而言,这不仅是沉甸甸的奖章,更是一生的荣光。
图为赵文秋爷爷及其佩戴的勋章
1964年,赵文秋响应国家支援边疆、建设边疆的时代号召,来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六十六团,铸剑为犁,屯垦戍边,一直到如今,已近六十载。
见证了六十六团数十年来发展的赵文秋老人回忆道,刚来时,条件十分艰苦,吃不饱、穿不暖,住的是简陋的地窝子——地下挖出地坑,上方用草和泥糊顶。冬季天冷,战士们基本上都靠土炉取暖。由于地下空间封闭,在取暖时随时会有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险。他自己当时就有一次中毒的风险,老人印象特别深刻。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戍边战士们顶酷暑、战严寒,不怕累、能吃苦,开垦农田,挖沟修渠,建设边疆。
半个多世纪以来,兵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赵文秋老人感慨道,“现在交通越来越方便,道路越来越宽敞,社会发展得也越来越好。”
访谈的最后,赵文秋老人表达了对新时代兵团青年一代的期盼,“年轻的一代要继承红色传统,不忘初心,学习老一辈兵团人的奉献精神和进取精神,在专业上、理念上、思想上要求进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同时要好好学习,在各行各业发挥青年人的光和热。”
图为赵文秋爷爷和团队成员合影
时间将曾经的过往留给历史,也将无限的希望带向未来。那些扎根边疆、奉献一生的戍边老兵们的故事是老一辈兵团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社会实践团同学们在深入了解戍边老兵故事的同时,更在学习着老兵们身上不灭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
文字:姬奥 图片:徐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