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正行 博学多能
队伍建设
当前位置:首页  队伍建设  辅导员风采
扎根边疆,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刘三多”
文章来源:学生工作部 发布时间:2022-01-21 浏览次数:1019

从农村走来,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受益者;扎根边疆,尽己所能陪伴学生的成长,回报成长路上的每一份善意和帮助,真心付出,对自己有交代,对别人有帮助,对社会有贡献。

【个人经历】

刘红勤,女,汉族,中共党员,1988年4月生,英语专业八级,BCC生涯教练,职业生涯规划和形势与政策任课教师。2014年参加工作,讲师职称,研究生学历,新闻与传播硕士学位,先后担任临床医学2014级5年辅导员(333人,少数民族学生75人,国防生77人,全科医师49人),临床2015级毕业辅导员(364人,少数民族学生63人,国防生77人,全科医师47人),主持兵团首批“壹小家辅导员”工作室,先后获得校级以上各类荣誉30余项。曾任基础医学系学生党支部书记,国防生党支部书记,医学院团委书记,现任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学院本科生3283人)。

【工作思路】

结合新时期医学生教育的新特点、新问题,在日常工作中,完善制度体系,健全学生工作框架;编制流程图表,制定学生工作“导航图”;明晰任务要求,建立学生工作标准;对学生工作内容进行梳理和分类,对工作流程步骤进行细化和再造;让管理者得心应手,让办事者一目了然,提升学生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总结“五彩三多工作思路和方法,以“党旗红,强使命”理想信念教育,“暖心橙,团结情”民族团结教育,“白衣白,医者心”医者仁心教育,“军垦绿,兵团行”社会实践教育,“石医蓝,杏林人”专业认同教育五位一体的五彩育人思路和“多想一层,多问一句,多做一点”的三多工作方法,助力培养“科学脑、人文心、工匠手、艺术嘴”的医学生,致力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刘三多”。

【育人实效】

红色是她刻在骨子里的信念。“党旗红,强使命”,让红色进课堂,积极探索“课程思政+主题班会”新模式,以《医学导论课》为依托,在新生入学普及第一门专业课时,以专题讲座形式深入第一课堂,通过“讲好白大衣的故事”“唱响新时代”等主题活动,增强医学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让红色进生活,组织全体学生集中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并做主题分享交流,以“如果你的人生可以重新来过,那么现在的你会是什么样”“放到战争年代,你觉得你能成为谁“分享你家近十年的变化”为话题,结合学生日常困惑和现实生活,将青春理想和家国情怀融入党史学习;让红色进网络,依托兵团首批辅导员工作室,加强党史学习和理论宣讲,组织撰写“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医者情怀心向党”等系列网文;让红色进活动,积极组织“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强国有我,请党放心”“学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等系列主题活动,开展学生干部工作能力大赛,发挥朋辈示范作用,组织“讲好兵团、石大、石医故事”系列活动,让爱党爱国声音与行动入脑入心入耳,全年系列主题活动覆盖100个班级3000余人,累计参与人数上万次;2021年临床20172班获得全国活力团支部。

白色是她对仁心仁爱仁术的崇仰。“白衣白,医者心”,医德培养,志愿先行。由于医学生专业特点,需要完整一年的临床实习,她工作7年,也从未有过寒暑假。2020年以来,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组织学生在全校抗疫,返校复学,宿舍宾馆观察,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方面积极发挥专业作用,做好志愿服务工作。主动联系,确保平安。2020年大年初一紧急召开学生工作会议,落实每一位实习生的动态,点对点与2015级364名临床实习生联系,并组织实习生做好抗疫志愿服务工作。由于用眼过度导致眼底出血,但始终坚持与学生在一起,累积通话数1500余次,确保每一位学生的平安与健康。线上思政,专业引导。因势而新,打造云端思政模式,组织开展“杏林医课”“石医青年说”系列主题网络思政课堂,以兵团国家紧急救援队故事引领学生,分享附属医院师生驰援武汉一线战疫故事,邀请校友为在校学生开展抗疫讲座,积极撰写青春战疫校友故事,拍摄“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毕业视频,分享“毕业前的小纠结”等系列线上课程,增进学生的专业认同和志愿服务意识。线下服务,保驾护航。7年来,打造了一支以“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为标杆的常态化志愿者服务队伍,各专业年级成立志愿服务分队,以爱心医疗为核心,开展丰富的义诊、义工、义教、义宣、义护志愿服务活动,年均志愿服务人数4000余人次,开展各项志愿活动共达200余场次。疫情期间担任学校南区核酸检测临时区长,多次踩点设计线路,组织学生做好后勤保障,负责南区疫情期间2万余人次的顺利有序检测,3天时间紧急培训80余名志愿者,保障服务3栋楼宇995人,为期19天的宿舍封闭心理疏导和健康观察工作,顺利保障学院3283名本科学生的返校和复课工作,有序完成714名毕业生的行李邮寄和安全离校工作。

橙色是她认为最温暖的模样。暖心橙,团结情把橙色融入学生价值引领;学院现有少数民族学生430名,工作中她始终坚持把少数民族学生培养工作做实、做细、做深。从“医见钟情”新生入学教育到“医路远航”毕业典礼,从“五观五认同”教育培训融入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教育到“以书会友结亲朋,书香满园一家人”少数民族大学生专场读书报告会,民族团结教育始终贯穿全过程;把橙色融入学生学业和就业;关爱到家,精准家访,点对点进行学业指导和生活帮扶,坚持“疫情防控不见面,就业工作天天见”,手把手修改简历,一对一联系学校和单位,实现就业服务“不打烊”、教育引领“不缺位”、学生工作“不掉线”。逐一落实,切实践行“一人一策”,为学生提供报考和招聘动态、线上面试技巧、求职心理疏导等内容,为毕业生提供贴心实用的指导和服务。2018年所带1名少数民族学生,沟通谈话中发现她举止有了比较大改变,在深入了解过程中,发现该学生信仰迷失,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认真努力是虚无等这种消极思想。随即与家长积极沟通,进行家访,与学生定期见面引导,最终该生迷途知返,现已考取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入学第1年就获得北京市研究生演讲比赛一等奖。临床14级和15级共138名少数民族学生读研率为25.36%,其中“985”高校占47.78%。

绿色是她对希望的诠释。“军垦绿,兵团行”,脚下多少泥土,心中有多少真情。在以“爱心医疗”专业优势上,带领学生深入南北疆开展社会实践,将课堂搬到社区,搬到基层,近三年组建校级以上社会实践团队30余支,400余师生参与,覆盖南北疆216个社会实践地点。个人多次获得校级三下乡优秀社会实践指导教师,优秀带队教师等荣誉称号,学院获评兵团五四红旗团委。

蓝色是她对专业的忠诚。“石医蓝,杏林人”,向学爱学成风尚。她勤思善为,积极推进“一系一品”“一级一优”,服务学院全局工作。以培养医者情怀为主线,将医学人文教育活动系列化,学院学生多次在全国临床技能大赛、护理技能大赛、检验技能大赛、口腔技能操作比赛、医学绘图比赛中斩获一、二等奖,为学院顺利通过专业认证和审核评估积极做贡献。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自担任辅导员工作第一天起,她就要求自己用心,用真情去温暖学生,用真诚去感动学生,用心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当学生遇到疑惑时,她就是咨询员,答疑解惑;当学生中出现矛盾时,她就是协调员,排解纠纷;当学生生病住院时,她就是卫生员,忙前忙后;当家长太远不能赶到,她就是守候在旁“我就是家属”的那个人……正是这些点点滴滴,影响着年级、感动着学生。连续参加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获得校级一等奖,兵团一等奖,全国复赛二等奖;所带临床2014级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100余项,校级以上荣誉300余项,2014级和2015级共有195名学生继续深造,考研率为43.72%,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均在96%以上,51.4%学生留在新疆工作;“创青春”挑战杯的精彩展演,社会实践田野小径上的汗水,大学生辩论赛上的激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获奖,校园各类活动中活跃的身影,无不是用热情感染热情,用拼搏带动拼搏的最好佐证。

【经验总结】

多想一层:学生的多元,性格的差异,多动脑多钻研,精准服务下功夫。没有所谓的万能工作模式可以适用于全部学生,只有因人制宜具体问题具体思考。她五年全程所带学生10个班级333人,有普通招录学生、国防生、定向生、民考汉学生,培养目标和方案也不同。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分层分类制定工作方案,根据不同培养目标完善学生工作方式,确保精准服务。重视医疗改革背景下的医学生专业认同教育,增进定向生的基层服务意识,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五观五认同教育,强化国防生的携笔从戎教育,这都是她日常工作中的侧重点。2020年6月,所带学生,已毕业国防生韩子伟在中印边境现场,第一批次处理相关事件中的唯一军医,第一时间为英雄团长包扎和处理伤口,并营救多名士兵,背受伤士兵过河。事后,得知这些事情,她不由热泪盈眶,韩子伟笑笑说:“姐,你上学的时候对我们那么好,咱不能给石大丢脸,也不能给你丢人是不。”简短的几句话,让她觉得,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陪伴,全都是值得和感恩。学生工作,陪伴学生的同时也是互相赋能的过程,也是学生在教会老师更好成长。

多问一句:心理工作无他,唯爱与陪伴,细心细致,用心用情。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学生的事情,多问一句,学生相关的问题,多考虑一人。2019年一学生找她请假,请假理由为探亲。在审批过程中留意到该生眼圈较黑,问了一句,最近是不是休息不好?该生忽然有点沉默,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到情况可能不太对。与该生促膝长谈,了解到该生饱受失眠困扰,经常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在此请假前,已经将自己的东西整理完毕,并且写了“遗书”,原本打算这次外出去找寻生活意义,准备了结自己的生命。自此请假事件以后,与该生多次沟通,走访宿舍,节日问候,一起吃饭,联系心理医生,督促用药,学习生活双陪伴。如今,该生已经顺利考取研究生,并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如果当时就是以工作忙,粗心给予批假,这个年轻的生命是否就是会终结呢?这次事情给予了她深刻的教训,时刻告诫自己,凡是学生的事情,务必多问一句,遇到这个学生的情况,再考虑是否有其他学生有类似情况,多问一句,多发现和排查情况,多一点安心与放心。

多做一点:申请成立辅导员工作室,助力学生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团队化发展。医学院为石河子大学人数最多的学院,共有16名辅导员,带好学生的同时,如何促进辅导员的更好发展,是刘红勤经常思考的问题。“你陪伴青春,我陪伴你”,主持兵团首批“壹小家”辅导员工作室:坚持领导力教与学、理论与实践作为发展“双驱动”,通过开设《大学生领导力》公共选修课、运营《辅导员壹小家》微信公众号打造发展“双平台”,以建设开放性的工作团队、建立科学性的运行机制提供发展“双基础”,努力成为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加油站”、学生成长助力的“导师团”、学生思政工作的“智囊团”。现有团队成员20余人,开设学生工作微研讨、一人分享现场互动论坛,建立辅导员老带新、结对互帮互学机制,开展读书分享和辅导员交流学习活动,增强辅导员落实工作本领,并营造和谐向上团队氛围,取得了良好成效。2019年10月开设“辅导员壹小家”公众号,2020年开设的《大学生领导力》公共选修课已组成教学团队,完成内容构建,并已经纳入学校选修课教学安排;组织撰写“字说辅导员”系列文章3万余字;依托工作室孵化校级课题3项,选修课已运行1学期,受益学生干部百余人次;组织“庆党百年华诞,健康工作50年”学工队伍暑期系列主题活动,参与人数200余人次。

一个个片段,一件件往事,没有惊天动地,没有可歌可泣,有的只是2600多个日日夜夜的朝夕陪伴,如流水般默默的付出与奉献。要不是您,我根本不能毕业”“刘老师,我已经研究生报道了,跟您汇报,谢谢您的陪伴”“您的激情和热情我一直记在心里,一直被您影响着”这是学生与刘红勤的对话,这样的微信、短信还有很多,他们让刘红勤明白,给与这份工作快乐和勇气的则是爱和责任。

可能,这也就是她一直坚持在学生工作路上的意义,用心,用情,用力。她信奉“一生忠诚的指导,一生忠诚的服务,一生忠诚的求索,一生忠诚的朋友”,在服务学生成才的同时也不断提高自己,积极探索新路径新方法,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奉献自己的热情与青春!

上一篇:下一篇: